片一旦經過掃描後就已經不是類比影像了,那掃描後的底片 Fu 到底是哪裡來的?

我認為是底片的粒子性,因為所有的顏色經過掃描器後就成了數位的顏色,只有粒子性是無可取代的,

而且只會愈掃愈嚴重!

 

天午後突然下了一陣大雨,急急忙忙往市場中躲雨,呵呵!看到一幅熟悉的影像........

2010090701.jpg 

*Olympus E-500 + Zeiss 35mm F:2*

濕漉漉的地板、昏黃的燈光,這不就是我們印象中的市場嗎?

而且我在兩年前也同樣在這個位置拍過一張照片。

不同的是,這張是用號稱最有底片味的 KODAK FFT CCD 所拍攝,

說真的,顏色濃郁不在話下。很難形容這個感覺,就是覺得顏色夠厚重、不輕浮。

粒子性............,唉!反正 4/3 系統 CCD 小了一大號,粒子較粗是常有的.........

 

張是 ZEISS WERRA 拍的,

2010090702.jpg 

*ZEISS WERRA I + TESSAR 50mm F:2.8*

這張站的比上一張再外面一點,所以有拍到外面的走道。

一點點泛黃、粗粗的粒子,一看就是濃濃的底片味,其實仔細看也沒有色偏,

機車車牌的白看起來還算準啊!但是就是一種淡淡的黃色,可能是市場內的反光吧。

 

片的年代肖想數位的便利,數位的年代卻又懷念著底片銀粒子的真實感。

到底有沒有辦法兩全其美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c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