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哈哈!不要懷疑,真的是我的黑白初體驗。只是我沒說是現在的...........
是我 27 年前的黑白初體驗.........1984 年我剛開始學黑白暗房,為了要學沖片、洗照片,
所以跑去淡水紅毛城拍了一卷底片,那個年代還是用 Kodak Plus-X、Pan-X 的年代。
今天剛完成當年第一卷黑白片的底掃,所以挑了幾張分享一下。
*Canon AE-1P + FD 50mm F:1.4*Kodak Plus-X 125*Plustek 7500i*
這是我洗出來的第一張黑白照片,原片現在還留著喔!掃描出來總是沒有暗房洗的漂亮。
畢竟這麼高的動態範圍,還是要靠暗房遮掩效果會比較好一點。
在電腦上硬修的結果就是牆壁變成一點點灰色了.............,應該是純白的牆,上面有些淡淡的磚塊紋路。
至於左上角那條奇怪的弧狀線,呵呵!那是在上捲軸時太用力了,有點折到,在底片上留下的痕跡。
我也是用這張底片學遮掩,才能洗出天空夠黑、牆壁白的但有紋裡的照片。
*Canon AE-1P + FD 50mm F:1.4*Kodak Plus-X 125*Plustek 7500i*
這張很有南國風情吧!拍的亮亮的,剛好符合南國的感覺。
奇怪!那時紅毛城為甚麼都沒人啊?莫非我是蹺課去的????
不過那時讀北市中正高中,基於地利,班上同學蹺課幾乎都往淡水跑,跑去看海、看漁船、看夕陽的。
呵呵!到了念屏東農專時,蹺課已經是南到墾丁浮潛、北到南橫看鳥了。
蹺課的活動範圍與學歷的高低有關?哈哈哈!小時偷摘瓜、大時偷牽牛...............
*Canon AE-1P + FD 50mm F:1.4*Kodak Plus-X 125*Plustek 7500i*
那時還沒學 Zone System,就憑著 AE-1P 的 P 模式跑天下。
也因為如此,讓我在暗房的遮掩課時有最多的實習用的底片(大誤)。
一直好喜歡這張,我承認絕對是歪打正著,一個死高中生不會想拍這麼暗調的照片。
但是洗出來後,就怎麼看怎麼喜歡............有種淡淡的憂鬱,那時我才 18 歲嘛。
底片就這樣掃啊掃的,好像回到了過去的時光。
一下到了和年代拍紀錄片的時候、一下又跳到高中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,
不一會兒又到了全家出遊的美好時光。
由於當年底片不便宜(現在仍不便宜),所以拍照比較慢,幾乎都會記得當初拍照時在想什麼。
所以現在看到影像,就可以回到最初的樣子。
數位影像取得快速,時常都是亂槍打鳥,大多都早已忘光當時觀景窗中的感動。
明天來貼一些早期拍鳥的照片,再來說說古代拍鳥的辛酸。